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
Research and Practices in Social Studies 
開課學期
109-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系  
授課教師
柯景棋 
課號
Hist4202 
課程識別碼
103 7011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A,B(18:25~20:10) 
上課地點
普203 
備註
教育實習:限社會領域(歷史科)。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1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91Hist4202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是根據教育部頒布108課綱中有關歷史科的探究與實作的開設,師培生必須具有引導中學生對歷史學探究與實作的能力。探究與實作的內容包括史料證據、時序觀念、歷史理解、歷史解釋與歷史思考。因此,修本課程的同學必須能夠針對上述五項核心概念設計出主題式的教案,培養中學生對歷史學探究與實作的能力與興趣。 

課程目標
精熟十二年國民基本教社會領域課綱要精神。
具備將課綱精神轉化為設計素養導向課程的教學情境。
培養開設跨學科/領域「探究與實作」相關課程的能力。
 
課程要求
待補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臺北:教育部,民國107年。
宋家復,《像史家一般閱讀 在課堂裏教歷史閱讀素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參考書目
林慈淑,《歷史要教甚麼?英美歷史教育的爭議》,臺北:學生書局,2010年。
張元、蕭憶梅主編,《學生如何學歷史》,臺北:學生書局,2012年。
沈翠蓮,《教學原理與設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公司,民國90年。
黃春木,《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學》,臺北:商周出版,2015年。
黃春木等著,《中學專題研究實作指南》,臺北:商周出版,2019年。
張政亮主編《創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臺北:鼎茂圖書,2008年。
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臺北:師大書苑,2002年。
林慈淑著,<證據概念:從高中歷史課綱到歷史教學探析>,臺北:《臺大歷史學報》第58期,2016年12月。
楊秀菁:<十二年國教「社會領綱」的探究學習及「探究與實作」課程的特色>,臺北:《國教課綱向前行電子報》第22期,2019年4月。
張堯婷等著:<108課綱之系統思考與問題解答核心素養融入於探究實作及創課教育活動>,臺北:《中等教育》第68卷第4期,2017年12月。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表現 
20% 
 
2. 
教案 
50% 
 
3. 
期末考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4  課程介紹 
第2週
9/21  探究與實作的核心概念與精神 
第3週
9/28  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的課程特色(一)
針對不同出版社的探究與實作課本分析與討論
 
第4週
10/05  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的課程特色(二)
針對不同出版社的探究與實作課本分析與討論
 
第5週
10/12  「史料證據」應用在「探究與實作」課程操作模式 
第6週
10/19  歷史科「探究與實作」的課程典範研討(一) 
第7週
10/26  歷史科「探究與實作」的課程典範研討(二) 
第8週
11/02  歷史科「探究與實作」的課程典範研討(三) 
第9週
11/09  期中考週:繳交「探究與實作」教案計畫 
第10週
11/16  校外教學觀摩 
第11週
11/23  分組報告(一)
歷史科「探究與實作」教學演示與檢討
 
第12週
11/30  分組報告(二)
歷史科「探究與實作」教學演示與檢討
 
第13週
12/07  分組報告(三)
歷史科「探究與實作」教學演示與檢討
 
第14週
12/14  分組報告(四)
歷史科「探究與實作」教學演示與檢討
 
第15週
12/21  分組報告(五)
歷史科「探究與實作」教學演示與檢討
 
第16週
12/28  「探究與實作」與教師甄試 
第17週
1/04  期末考試